菩提偈

修行,哲理,唐代,惠能,古诗

  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  佛性常清净,何处有尘埃!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  心是菩提树,身为明镜台。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  明镜本清净,何处染尘埃!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  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  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!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  菩提只向心觅,何劳向外求玄?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  听说依此修行,西方只在目前!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
  译文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 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,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。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  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,哪里会有什么尘埃?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 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,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。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  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,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?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 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,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。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 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, 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?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  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,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?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  以此进行修行自身,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!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  注释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  菩提偈:“菩提”,梵文的音译,意译为“觉”或“智”,旧译也作“道”。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,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。偈,和尚唱颂的歌诗称为偈。菩提偈,即诠释佛教教义的歌偈。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  树:这里指菩提树,意译为“觉树”或“道树”。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此树下证得菩提,觉悟成道,故称此树为菩提树。但这种树的本名是什么,有多种不同的说法。据说南朝梁时僧人智药曾把这种树自天竺移植中国。《雷州府志》记载:“菩提果色白者,味甜,五月熟。海南琼山县则把这种树所结的果子称为刚子。这种果子可作念珠。佛教徒常焚香散花,绕树行礼。今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藏经阁旁左右两侧,各有一棵菩提树。”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  明镜:据《资持记》下二之三:“坐禅之处,多悬明镜,以助心行。”通常用以比喻佛与众生感应的中介。台:指安置明镜的地方,可以借代为客观存在。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  佛性:是梵汉并译名词,意译为“觉性”、“如来性”,有时被称为“涅”,或叫“真如”,也是“如来藏”的异名。原指佛陀本性,发展为成佛的可能性,是佛教徒所追求的修行目标和理想境界。这个问题,小乘和大乘的观点不一致,提出种种不同的见解,引起长期争论。中国南北朝时盛谈佛性,隋唐各宗也重视佛性说。天台宗提出五种佛性,法相宗归结为两种佛性,华严宗更把“有情”众生的佛性与“非情”之物的法性区别开来。清净:佛教术语,远恶行,离惑垢,称为清净。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  尘埃:佛教术语,指人间的一切世俗事务。按出家人的观点,世务不净,故称尘务。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  玄:佛教术语,这里是指玄妙的佛教理想。《信心铭》:“不识玄者,徒劳念佛。”对于佛教徒来说,通晓玄机,是至关重要的。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  西方:佛教术语,指净土所在的极乐世界。过去,佛教徒认为:东方日出,是万物滋生之地;西方日落,才是万物终归之处。因此,传统的教义都认定佛教徒要以西方(或称西天)为其归宿。惠能的这个观点,实是对西方“净土”的否定,为“顿悟”成佛提供了理论根据。c0R历史春秋网 -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

历史春秋网微信公众号
猜您喜欢

代悲白头翁

洛阳城东桃李花,飞来飞去落谁家? 洛阳女儿惜颜色,坐见落花长叹息。 今年花落颜色改,明年花开复谁在? 已见松柏摧为薪,更闻桑田变成海。

九歌(屈原)

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,穆将愉兮上皇; 抚长剑兮玉珥,璆锵鸣兮琳琅; 瑶席兮玉瑱,盍将把兮琼芳; 蕙肴蒸兮兰藉,奠桂酒兮椒浆; 扬枹兮拊鼓,疏缓节兮安歌; 陈竽瑟兮浩倡; 灵偃蹇兮姣服,芳菲菲兮满堂; 五音纷兮繁会,君欣欣兮乐康。 云中君

端午

节分端午自谁言,万古传闻为屈原。 堪笑楚江空渺渺,不能洗得直臣冤。

古从军行

白日登山望烽火,黄昏饮马傍交河。 行人刁斗风沙暗,公主琵琶幽怨多。 野云万里无城郭,雨雪纷纷连大漠。 胡雁哀鸣夜夜飞,胡儿眼泪双双落。 闻道玉门犹被遮,应将性命逐轻车。 年年战骨埋荒外,空见蒲桃入汉家。

饮中八仙歌

知章骑马似乘船,眼花落井水底眠。 汝阳三斗始朝天,道逢麴车口流涎,恨不移封向酒泉。 左相日兴费万钱,饮如长鲸吸百川,衔杯乐圣称避贤。

杨氏之子

梁国杨氏子九岁,甚聪惠。孔君平诣其父,父不在,乃呼儿出。为设果,果有杨梅。孔指以示儿曰:“此是君家果。”儿应声答曰: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。”

舟夜书所见

月黑见渔灯,孤光一点萤。 微微风簇浪,散作满河星。

忆梅

定定住天涯,依依向物华。 寒梅最堪恨,常作去年花。

微信扫一扫

关注 公众号